我国首部阀门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我国首部阀门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5-07-13 20:48:27 文字:【大】【中】【小】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GB26640-2011《阀门壳体最小壁厚尺寸要求规范》国家新产品标准,已在全国阀门业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阀门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据了解,有些企业在阀门产品生产中,忽视产品质量,有的为了降低成本甚至偷工减料,如在阀门产品的壳体壁厚上,自行修改壁厚尺寸,加上在阀门产品壳体质量上没有一部规范可行的质量标准,原有标准也不完善,给阀门安全装置带来一定安全隐患。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委会,在去年组织起草了国标GB26640-2011《阀门壳体最小壁厚尺寸要求规范》。
而第一部阀门产品国家标准的实施,将成为强制性的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产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这部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是上海纳福希阀门、安徽白湖阀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江苏神通阀门、武锅阀门、上海良工阀门。主要起草人有:杨恒、金成波、陈江山、张逸芳等。
据悉,阀门壳体壁厚是阀门产品的安全指标,GB26640-2011标准规定了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球阀、蝶阀、旋塞阀及隔膜阀等钢制和铁制阀门的壁厚要求,分别适用于公称压力PN10~PN760,公称尺寸不大于DN1250的钢制阀门和公称压力PN1.0~PN25,公称尺寸不大于DN3000的铁制阀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四条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而在该标准实施前夕,我国各地阀门企业已陆续抓好宣贯工作,整顿规范生产检验条件,充分做好实施准备工作,确保阀门产品质量达到GB26640-2011标准要求。
国产阀门执行机构已基本具备替代进口的能力
执行机构是阀门最主要的控制装置,按结构划分分为电动执行机构、气动执行机构、气液联动执行机构和电液联动执行机构;按功能划分可分为开关型和调节型两种。目前国内在运行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中执行机构以进口为主。单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需要配套电动执行机构600多台、气动执行机构200多台、气液联动执行机构20多台和少量电液执行机构。
目前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执行机构按价值量计算国产化率仅为15%左右,进口执行机构价值量约占85%左右,尤其调节型执行机构的国产化率不足10%。其中锅炉侧(含脱硫脱硝)、风门等配套的电动执行机构多为进口产品;汽机侧及化水部分的少量非关键阀门配用国产电动执行机构;气动执行机构大部分采用进口产品;压力超过16MPa、温度超过540℃的关键阀门全部采用进口产品。
用户采用进口阀门执行机构的主要原因:一、进口产品多为智能型执行器,结构简单,动作及信号传递速度快,可实现远距离传输,调试与故障排除相对简单、快捷,可实现双向传递,PID调节,自动标定、校正和诊断,放大器与执行机构合为一体集成模块,控制性能好,控制精度相对优良,但供货周期长且价格昂贵;二、超(超)临界阀门国产化率很低,大多数关键阀门采用进口产品,而进口阀门几乎都是直接配套进口执行机构。
随着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阀门国产化工作的推进与实施,阀门国产化比例升高,加之气动执行机构一般采用阀门厂自制直接配套的方式,执行机构采用国产的比例会日渐提升。
国内与国外在电动执行机构上主要的差距在于:
1.开关型执行机构的可靠性与国外产品尚有一点差距,故障率相对较高,用户不太放心;
2.大转矩、高转速的电动执行机构缺少,满足不了用户使用要求;
3.调节型执行机构主要在于控制精度、可靠性上与国外有一定差距。
气动执行机构在本体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主要是在控制用的定位器、电磁阀、变送器、闭锁阀等配套元件及膜片寿命上存在较大差距;气液执行机构国内生产的厂家少,个别企业产品较好,但部分企业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国外有差距;电液联动执行机构目前国内几乎无厂家专业生产,不过该产品只是在要求快速开关的场合应用,使用量极少。
近年来,国内执行机构制造业在研发、加工制造和试验检测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质量管控水平明显提高,骨干企业的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已逐步应用于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和大型石化装置。
在电动执行机构方面,常州电站辅机总厂有限公司、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扬州恒春电子有限公司、特福隆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埃柯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南方通用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部分电动执行机构已用于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在气动执行机构方面,国内几乎没有知名的专业生产阀门气动执行机构的品牌企业,一般气动执行机构由阀门厂家自制。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上海华尔德电站阀门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七厂等企业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配套的部分气动阀门使用了自制的执行机构。
应用结果表明,国产阀门执行机构基本上可以满足火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的工况要求,已具备国产化的条件和能力。同时,国产阀门执行机构也已在核电、冶金、水处理和石油石化等领域大量使用。